據Mining.com網站報道,萊斯特大學的地質學家正在鑒別與碳酸飲料“起泡”現象具有類似特征的巖漿,以此來預測火山周邊區域是否存在銅礦。
在發表于《地質學》(Geology)期刊的論文中,研究人員解釋稱,新方法借助巖漿的一種名為流體飽和的作用,這種作用與銅礦床的形成密切相關。當水在巖漿中飽和時,就形成一種獨立的流體,如同碳酸飲料一樣,當其中溶解的CO2不能再增加時就形成泡沫。有跡象顯示,這種水能攜走巖漿中的親流體元素比如氯,同時也能帶走銅。
這些富銅流體正是形成礦床的關鍵。這種從巖漿擷取氯和銅元素的過程在一種名為磷灰石的礦物中有反應,磷灰石在巖漿噴發、冷卻和結晶過程中一直存在。磷灰石在多種環境中存在,但它特別擅長容納與銅結合的氯等元素,使其成為反應形成環境的理想“指示”礦物。為開展此項研究,研究人員從菲律賓的皮納圖博(Pinatubo)和塔阿爾(Taal)火山采集了磷灰石樣品,前者達到了流體飽和,而后者沒有。
這些樣品切成了很薄的光片,然后通過掃描電鏡來仔細尋找流體飽和的化學“指紋”。“我們使用了非常普通的磷灰石礦物,因為看起來太不顯眼,許多研究人員忽視了這種礦物。
結果發現,巖漿是否達到流體飽和其在磷灰石中留下的化學指紋完全不同”,論文第一作者喬治·斯托納奇(George Stonadge)在媒體聲明中稱。“雖然我們尚未完全弄清這些富銅流體巖漿的成因,但可以明確的是巖漿的某些特征是其形成大量銅礦的因素。”斯托納奇指出,他的研究表明,流體飽和作用在銅礦中的磷灰石晶體有非常好的顯示。“在勘探的早期階段,能夠快速識別這些流體飽和的巖漿將非常有用,因為這能快速定位具有潛在經濟價值的區域”。
他說。“與勘探行業目前使用的許多技術相比,它非常便捷”。在斯托納奇和其同事看來,由于“易于發現”的銅礦床已經很少,對于礦業公司來說下一步就是要尋找那些不太容易發現的礦床。在這方面,他們提出的新技術能有所幫助。